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珠海發展概況
珠海市于1979年成立,位於中國廣東省南部,珠江出海口西岸,瀕臨南海,東與香港、深圳水域相連,距香港36海裏,南與澳門陸地相接,北距廣州市140公里,在北緯21°48’至22°27’與東經ll3°03’至114°19’之間,陸地面積爲1653平方公里,海域面積爲 6000平方公里,有146個海島。珠海市下轄香洲、斗門、金灣三個行政區。200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爲133.2萬人,其中戶籍人口79萬人。
珠海市於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,是中國最早設立的4個經濟特區之一,享有全國人大賦予的地方立法權。此外,珠海市還設有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、珠海保稅區、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、橫琴經濟技術開發區、臨港工業區等五個經濟功能區。 1998年珠海市榮獲聯合國人居中心授予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”,是中國第一個獲得這項稱號的城市。 在1979年珠海建市之初,珠海還是一個落後的邊陲小城,GDP只有1.3億元,人口只有10萬人。經過二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,目前珠海已建立起以工業爲主,商貿、旅遊、金融、房地産、資訊、物流、農漁等各行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外向型經濟格局,2004年度第一、二、三産業增加值的比重爲3.4:57:39.6。 2004年全市GDP爲546億元,人均GDP達4.2萬元,位居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,已達到世界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。 詳细介紹>> 2004年,珠海市房地産業儘管受到了宏觀調控,如房地産提高准入門檻,嚴格審批建設用地,提高了存貸款利率等政策影響,但整體看,珠海市房地産業仍呈良好發展勢態。其表現爲房地産投資規模繼續擴大,住宅銷售平穩增長,商品房空置面積大幅度下降,消費者購房意願強烈等。 從2003年下半年起,珠海市房地産政策有所放寬,城中村改造以外的房地産專案,經批准可以開工和復工。2004年全市共批准動工的房地産專案46個(不含城中村),雖然這些專案投資規模較少,大多只有一、二千萬元,但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城中村改造投資減少的影響。2004年全市房地産完成開發投資40.5億元,同比增長4.4%,其中占總額近八成的住宅投資32.3億元,同比增長7.1%,辦公樓投資0.3億元,同比增長62%,商業營業用房投資2.7億元,同比下降30.9%。資料顯示,以貿易、仲介爲主要服務物件的寫字樓,全年投資額雖然增長六成多,但總量僅3000多萬元,市場較小,商業用房投資大幅下降,住宅需求成爲珠海市房地産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。 |
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