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年珠海市房地產市場情況分析

 

2004年,珠海市房地產業儘管受到了宏觀調控,如房地產提高准入門檻,嚴格審批建設用地,提高了存貸款利率等政策影響,但整體看,珠海市房地產業仍呈良好發展勢態。其表現為房地產投資規模繼續擴大,住宅銷售平穩增長,商品房空置面積大幅度下降,消費者購房意願強烈等。

 

一、2004年珠海市房地產業的主要特點

 

1、房地產投資規模繼續擴大

 

2003年下半年起,珠海市房地產政策有所放寬,城中村改造以外的房地產專案,經批准可以開工和復工。2004年全市共批准動工的房地產專案46個(不含城中村),雖然這些專案投資規模較少,大多只有一、二千萬元,但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城中村改造投資減少的影響。2004年全市房地產完成開發投資40.5億元,同比增長4.4%,其中占總額近八成的住宅投資32.3億元,同比增長7.1%,辦公樓投資0.3億元,同比增長62%,商業營業用房投資2.7億元,同比下降30.9%。資料顯示,以貿易、仲介為主要服務物件的寫字樓,全年投資額雖然增長六成多,但總量僅3000多萬元,市場較小,商業用房投資大幅下降,住宅需求成為珠海市房地產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。

 

2、商品房空置面積首次降到一百萬平方米以內

 

2004年隨著珠海市經濟快速增長,居民收入不斷提高,居民住宅需求的升級換代加速,珠海市住宅市場需求旺盛。新樓盤開售前通宵排隊認籌現象普遍出現,久未露面的炒樓大軍又重新活躍於房地產市場。2004年全市個人住宅銷售面積110.3萬平方米,銷售金額34.8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2.5%10.5%。市場需求增加,但商品房竣工面積減少。2004年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積126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18.4%。由於需求旺盛和竣工面積減少,不少積壓房屋得到消化,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積大幅度下降,為91.9萬平方米,比2003年下降18.4%。這是自1995年以來,珠海市商品房空置面積首次降到一百萬平方米以內。其中空置面積一年以下21.9萬平方米,1-323.7萬平方米,3年以上46.3萬平方米,同比分別下降11.9%47.9%12%。資料顯示珠海市新樓盤銷售暢旺,空置較少;近兩年積壓的商品房,由於地理位置好,價格合理,銷售較理想,空置面積下降近五成;空置3年以上商品房由於設計不合理和位置較偏等原因,銷售仍然較慢。

 

3、商品房住宅價格大幅上升

 

根據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產權登記資料分析(只含市區,下同),珠海市市區房地產價格20038月為最低谷,住宅均價僅2707/平方米。之後逐月回升,2004年升幅明顯加快,由1月份的3169/平方米,到12月份為3702/平房米,全年平均3493/平方米,比20033080/平方米,上升413/平方米,增長13.4%。 資料顯示,與市民居住有關的一、二手房普通住宅和別墅價格升幅較大,其中別墅升幅近兩成,商鋪價格則較為平穩。

 

商品房價格上升,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,主要為建築成本上升,供求關係變化和人們心理預期的改變。去年珠海市土地拍賣價格創新高和“買漲不買跌”的從眾心理,影響著人們對房產價格的心理預期。近年一直在觀望、等待的購房者2004年也加入了搶購房屋的行列,加速了潛在需求向有效需求的轉變。不少發展商反映,他們的樓盤是邊賣邊漲價,越漲價越好賣。

 

同時珠海市商品房價格2004年雖然增長了13.4%,但市區均價3493/平方米,在全省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價格不算高,更與珠海優美的居住環境相比,明顯偏低,所以珠海市的商品房對外有較強的吸引力。根據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產權登記資料,珠海市商品房銷售中,有43.6%是外地人購買,其中以港澳地區居民為主的境外購買者占10.9%。隨著港珠澳大橋動工興建和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的全線貫通,珠海交通樞紐地位漸現,外來購房者隊伍仍會不斷擴大。

 

二、存在的主要原因問題

 

1、經濟適用房較少,政府安居工程近年基本停頓。2004年珠海市政府批准立項的經濟適用房僅有金灣區危房改造完成投資580萬元。隨著珠海市房價不斷上升,越來越多的困難職工無能力按市場價格購買住房,各級政府應從政策上給予幫扶。

 

2、政府規範土地市場,控制土地供應量和土地公開拍賣等措施實施後,實力雄厚的房地產企業才有足夠的能力參與土地的買賣和開發,房地產業的發展會逐步進入寡頭時代。有關部門要密切關注房地產市場動向,把握好土地、房屋的供應節奏,防止價格壟斷和價格繼續大幅攀升,使珠海市房地產業能夠有序、平穩、健康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