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束疲倦日子,到三亞買房換一種生活

來源:海南日報

三亞市房地產交易管理所的資料顯示,今年前8個月,三亞市共賣了4829套房。購房者來自五大洲的17個國家,內地除雲南和西藏之外的所有省、市、區,以及港臺地區。

購房客當中,外國人占3.5%,海南本省占11.8%,內地和港臺人占84.7%。正是他們的厚愛,房地產業對三亞GDP的貢獻率2004年達到了28.72%,成為繼旅遊業之後三亞市另一重要的支柱性產業。

三亞房產賣的是環境

因為“三亞最像夏威夷”的緣故,不久前,上海來的余春甯女士在三亞灣的“翠海椰暉”買了一套房子,以後每一年她將有半年的時間在這裏度過。已經退休的周祥福先生也是上海人,剛預定了一套“香榭名苑”的房子,則是出於“三亞是養老的好地方”的考慮。記者調查發現,很多購房者都在傳遞著一個共同的理念:在三亞買房,買的就是環境。 的確如此。三亞聚集著陽光、海水、沙灘、氣候、森林、動物、溫泉、岩洞、風情和田園等十大類風景資源,山、河、海、灘、天、林形成的環境讓人流連忘返,素有“東方夏威夷”之稱。三亞市總面積為1919平方公里,海岸線209公里,有19個天然港灣,大小島嶼40座,資源豐富。三亞市市長陸志遠說,三亞的環境是獨特的、壟斷的、稀缺的,三亞市是全國人民的大陽臺或後花園,三亞市政府依託地方資源優勢,將三亞市定位為國際性熱帶濱海旅遊度假城市。“房地產的開發必須符合城市的定位和規劃,三亞的房地產業是旅遊房地產業,”三亞市規劃局局長曾清泉這麼斷言。

在三亞,人們舉目可見流光溢彩、設計新穎的樓盤守護著漫長的海岸;蜿蜒入海的河流兩側,時尚的小閣樓也在綠陰中若隱若現;鬱鬱蔥蔥的山坡,有白牆紅瓦在閃爍。從時代海岸、擎天半島、椰風海韻、海洋之星等等一系列讓人觸景生情的名字,就可以看出房地產整合三亞環境資源的一片苦心經營。正是業界幾年來的苦心經營,三亞旅遊房地產的特色幾年來一直在熱火朝天的打造中。三亞的房子一茬茬地火爆了市場。據三亞市房地產業協會的統計,今年前9個月,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每平方米4953元,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9.29%。9月份的平均售價為每平方米4715元,同比增長了9.89%。

蓋房子,也是造作品

有很多人問,三亞房地產的價格是高了還是低了?是否能夠經受住國家宏觀調控的考驗?是否存在泡沫?顯然,對上世紀90年代房地產泡沫的創傷,人們還沒有忘記。親歷了上世紀90年代三亞房地產泡沫的海南豪威集團董事長周文祥說,90年代初的房地產高潮,資金大多來源於島外銀行,市場上盛行的是投機炒作的行為,一個地皮從開始炒作到最後建設要經歷五六手才能做完,企業是賣了樓花,賺了錢就跑。 三亞市房地產交易所負責人透露,現在三亞開發商的實力大大增強了,2000年到2004年,開發商直接的銀行貸款占房地產總投資的13.4%。現在的企業都是立足于長遠發展,做完了一個項目還要為下一個項目考慮。 三亞市國土資源局資料顯示,2000年,三亞的房地產投資額0.257億元,到2004年,這個數字已上升到13.8億元,銷售面積從12.4萬平方米上升到74.6萬平方米,所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從0.54%上升到28.72%。業界表示,如今,三亞地產企業處於“作企業”的階段,而十幾年前則處於“做項目”的階段,不同的發展階段,企業的需求是不同的。

今天,三亞優秀的房地產企業正潛心於三亞旅遊房地產特色的打造。旅遊房地產著眼於環境,追求生存空間的生態、文化、休閒環境。 三亞卓達房地產開發公司的“新九賣”政策頗為典型:一賣長壽,二賣健康,三賣環境,四賣配套,五賣服務,六賣未來,七賣發展機會,八賣文化,九賣一生。 伴隨三亞房地開發企業一起走向成熟的是理性的消費群體,理性消費群體的成熟帶動三亞房地產市場價值的形成。

三亞地產未來可期

一方面,國家出臺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頻率之高,力度之大前所未有。另一方面,三亞地產界的種種大舉措層出不窮。首都機場2000畝的“山水國際社區”開盤,魯能集團10000畝的三亞灣新城建設,電訊盈科—和黃地產、中國保利集團、上海聯合體已經分別與三亞市政府簽署了總投資達170億元合作開發海棠灣的意向協定,聯華國際已經與三亞市政府簽署了58億元合作開發三美灣的意向協議。

種種跡象表明,2005年,三亞地產格局將發生更猛烈的變化。海南盛京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總經理韓銘新說,成片的大規模開發和眾多大公司的集體引進,標誌著三亞房地產開發門檻的提高和城市規劃的成熟,產品也越來越重視配套設施的建設,基本上已經由單體樓盤的開發轉向完整的生活區域開發。這些變化將極大地提升三亞房地產行業的素質和市場的價值。 “未來幾個月三亞的房價或許還會略微下調,但是絕對不會大起大落。”三亞市房產管理局局長李洪海說。據介紹,三亞房地產自2001年以來就實行了房地產適度開發、土地供應適度從緊的政策,從2005年1月1日開始嚴格控制炒房的局面,這些措施對市場過熱進行了有效的控制。

買房是換一種生活方式

來三亞旅遊或者度假,如果你還意猶未盡,如果你還想再次逗留,如果你想替奔波的生活安置一處停泊的港灣……,那麼,在這個地方買一套房吧,體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。三亞聚居著漢、黎、苗、回等十多個民族,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44.2%。歷經千年的文化演進,移民文化作為一種顯性力量是三亞文化的主體,而由自然資源所派生的海島文化本質上就是一種生態文化。海德格爾認為,歷史就是文化,在文化中,人詩意地棲居著……這樣的文化,將是三亞城市的文化,將是三亞人的生活方式。 這也是三亞地產開發企業的追求,把每一個社區變成一個度假村,所以重視社區文化的建設,每一個新樓盤,都在努力營造一種與之相適應的文化氛圍。時代海岸專案就引進了“e豪布斯卡”住宅概念,打造“複合型旅遊房地產”生活區域,追求“回家就是度假的開始、度假生活日常化”的生活方式。 感動心靈的生活來自雙手的創造。哲人說: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生活。在這裏,你可以隨意設計,隨意創造你的生活。 年輕的加拿大人萬樂在2004年1月帶著妻子和4歲的女兒舉家來到三亞,買了房子並開始了在三亞的職業生涯。他說,三亞城市小,生活舒適而美好。萬樂說,他們一家正在努力適應中國的生活方式,變成一個中國人,並成為三亞歷史的一部分,這是他的夢想。就在上個月,他協助在三亞的一位德國人柏天洛成立了三亞朗城有限公司,將經營房地產等業務。他的夢想已經開始上路了。